1. 早期城市更新(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)
背景: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,城市拥挤、卫生条件差、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突出。
代表案例:
19世纪末,伦敦的“斯马尔纳姆计划”(Smirnoff Plan)开始关注城市居住条件改善。
20世纪初,美国芝加哥通过“城市美化运动”(City Beautiful Movement)改善城市环境。
2. 战后重建与城市更新(20世纪40-70年代)
背景:二战后,城市遭受破坏,各国开始大规模重建。
代表案例:
欧洲: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。
美国:1949年《住房法》推动城市更新,但因大规模拆除引发争议。
日本:1960年代通过《城市规划法》推进城市现代化。
3. 可持续城市更新(20世纪80年代至今)
背景:环境问题、资源短缺和城市化加剧,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代表案例:
欧洲:哥本哈根“碳中和计划”(Carbon Neutral Plan)。
全球:联合国《 Habitat Agenda 》(1996年)提出以人为本的城市更新理念。
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脉络
1. 城市更新概念引入(20世纪80年代)
背景:改革开放后,城市化进程加速,旧城区改造需求迫切。
政策:
1980年代,中国开始引入“城市更新”概念,但主要以“旧城改造”和“棚户区改造”为主。
1984年,《城市规划法》出台,提出城市规划与更新的基本框架。
2. 城市更新试点探索(20世纪90年代)
背景:经济快速发展,城市人口激增,基础设施压力增大。
政策:
1990年代,部分城市开始试点城市更新,如上海的“浦东开发”和广州的“天河CBD建设”。
1998年,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》出台,规范旧城改造中拆迁行为。
3. 城市更新全面推广(21世纪初至2010年代)
背景:城市化率快速提升,城市更新成为国家战略。
政策:
2003年,《城乡规划法》出台,强调城市更新的规划引领作用。
2007年,住建部提出“宜居城市”理念,推动城市更新向生态化、人性化方向发展。
2010年代,多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,如深圳的“城中村改造”和北京的“老旧小区改造”。
4. 新时期城市更新(2020年代至今)
背景:城市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注重可持续性和文化保护。
政策:
2020年,住建部发布《关于推进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城市更新行动”。
2021年,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将城市更新列为重要内容。
2022年,住建部强调城市更新要“留改拆并举”,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参与。
Added on:
Feb 26, 2025
User Prompt